天津港:六大集装箱码头将使用一套操作系统
新闻来源:港口圈
浏览量:3064
王明玥 2018-01-11
天津港通过几年论证,对内细致分析各项技术需求,对外与行业专家、同行多次技术交流。最终打造了以“服务层、操作层、管控层”为核心要素港口一体化运营体系。
天津港数据可视化平台
服务层:线上化、协同化,打造“体验服务”
服务层是与客户发生直接交互的界面和触点,传统服务层以航运中心柜台、闸口为主,如今以网上受理中心、手机营业厅、呼叫中心甚至公众服务号等线上渠道取代传统渠道成为客户和港口往来次数最多的渠道。打通线上全流程,支持更多业务迁移到线上渠道是一体化运营模式建设的重点。传统的线下渠道也将越来越具有“线上”形态,呈现无纸化、电子化趋势。例如:电子D/O、电子发票等。
协同化:是指港口运营商的物流服务要与口岸的贸易服务进行无缝对接,从而促进贸易便利化,打造口岸协同平台。例如,对接国家单一窗口、对接金融机构等。
伴随着大量业务迁移到线上,服务层的定位和功能由服务职能为主向营销和咨询服务职能为主转变;但高度发达的线上渠道并不是崇尚单一的线上化、数字化,而是通过业务受理中心的形式保留了一定的“人”的元素,重在提升体验和支持品牌。
操作层:自动化、集约化,实现“高效处理”
操作层是处理物流作业 的“后台”,其操作效率将影响整个物流链操作品质,也是影响运营成本的重要变量。伴随着码头自动化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操作层将逐步转变为“魔鬼码头”,传统人工码头向自动化码头改造将成为发展趋势。
集约化:过去操作层的业务处理以“分散化”为主要方向,各码头之间自成体系,负担自身范围内的业务。未来操作层应以“集中化”为主要方向,国外领先港口运营商已经尝试建立各类操作中心的方式来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例如:新加坡的码头配载中心、司机管理中心、计划中心、运营优化中心等。
国内港口也在积极尝试建立“一体化生产平台”,在保持部分码头运营人员“人不动”的情况下,充分打通跨码头、机构层级的运营资源,实现“逻辑上”运营大集中。
管控层:云端化、平台化,强化“智慧管控”
管控层是整个运营的“神经中枢”,在服务层和操作层转型的驱动下,管控层的功能也将由运营风险控制为主向任务管理、风险控制、数据分析、外部资源整合与优化反馈的综合功能转变,呈现“云端化”和“平台化”的发展趋势。
云端化:逻辑集中下的“集约化”作业将成为操作层运营活动重要的发展方向,而“云运营”管理平台的建设是实现“集约化”作业的关键,旨在通过资源组合方式的优化和资源投入的统筹安排,提高口岸运营体系的整体效能。
虽然在港口运营领域,“云运营”的概念还未广泛落地,但在其他行业早就有成熟应用。滴滴打车就是典型的“云平台”案例,需求端是需要打车服务的用户,供给端是已在平台上获得准入的车辆资源。在客户下单后,客户需求统一接入云平台,平台通过预先定义的明确规则,在供给范围内快速精准地匹配最优的服务资源,推动资源效用最大化。当服务完成后,用户和车主可以在打车软件上对用车服务进行相互评价,评价结果便于平台端到端跟踪和掌握运营水平,并持续改进服务效率。由此可见,需求统筹、精准撮合、闭环管理、驱动优化是云平台运转的核心特点。
集装箱码头一体化操作系统
去年12月,天津港相继完成了2家集装箱码头一体化系统上线工作,后续天津港所有集装箱码头将成为一体化作业系统的成员。这个系统涵盖天津港六家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全部领域,其中包括低调看直播官网_NBA极速体育直播_jrs西甲直播自动配载、堆场智能找位、拖车全场调度等功能。
而集装箱码头一体化作业系统的上线,将运营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并将操作流程进行统一,将引领港口集团集装箱码头运营模式升级的发展趋势。(来源:港口圈)
天津港数据可视化平台
服务层:线上化、协同化,打造“体验服务”
服务层是与客户发生直接交互的界面和触点,传统服务层以航运中心柜台、闸口为主,如今以网上受理中心、手机营业厅、呼叫中心甚至公众服务号等线上渠道取代传统渠道成为客户和港口往来次数最多的渠道。打通线上全流程,支持更多业务迁移到线上渠道是一体化运营模式建设的重点。传统的线下渠道也将越来越具有“线上”形态,呈现无纸化、电子化趋势。例如:电子D/O、电子发票等。
协同化:是指港口运营商的物流服务要与口岸的贸易服务进行无缝对接,从而促进贸易便利化,打造口岸协同平台。例如,对接国家单一窗口、对接金融机构等。
伴随着大量业务迁移到线上,服务层的定位和功能由服务职能为主向营销和咨询服务职能为主转变;但高度发达的线上渠道并不是崇尚单一的线上化、数字化,而是通过业务受理中心的形式保留了一定的“人”的元素,重在提升体验和支持品牌。
操作层:自动化、集约化,实现“高效处理”
操作层是处理物流作业 的“后台”,其操作效率将影响整个物流链操作品质,也是影响运营成本的重要变量。伴随着码头自动化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操作层将逐步转变为“魔鬼码头”,传统人工码头向自动化码头改造将成为发展趋势。
集约化:过去操作层的业务处理以“分散化”为主要方向,各码头之间自成体系,负担自身范围内的业务。未来操作层应以“集中化”为主要方向,国外领先港口运营商已经尝试建立各类操作中心的方式来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例如:新加坡的码头配载中心、司机管理中心、计划中心、运营优化中心等。
国内港口也在积极尝试建立“一体化生产平台”,在保持部分码头运营人员“人不动”的情况下,充分打通跨码头、机构层级的运营资源,实现“逻辑上”运营大集中。
管控层:云端化、平台化,强化“智慧管控”
管控层是整个运营的“神经中枢”,在服务层和操作层转型的驱动下,管控层的功能也将由运营风险控制为主向任务管理、风险控制、数据分析、外部资源整合与优化反馈的综合功能转变,呈现“云端化”和“平台化”的发展趋势。
云端化:逻辑集中下的“集约化”作业将成为操作层运营活动重要的发展方向,而“云运营”管理平台的建设是实现“集约化”作业的关键,旨在通过资源组合方式的优化和资源投入的统筹安排,提高口岸运营体系的整体效能。
虽然在港口运营领域,“云运营”的概念还未广泛落地,但在其他行业早就有成熟应用。滴滴打车就是典型的“云平台”案例,需求端是需要打车服务的用户,供给端是已在平台上获得准入的车辆资源。在客户下单后,客户需求统一接入云平台,平台通过预先定义的明确规则,在供给范围内快速精准地匹配最优的服务资源,推动资源效用最大化。当服务完成后,用户和车主可以在打车软件上对用车服务进行相互评价,评价结果便于平台端到端跟踪和掌握运营水平,并持续改进服务效率。由此可见,需求统筹、精准撮合、闭环管理、驱动优化是云平台运转的核心特点。
集装箱码头一体化操作系统
去年12月,天津港相继完成了2家集装箱码头一体化系统上线工作,后续天津港所有集装箱码头将成为一体化作业系统的成员。这个系统涵盖天津港六家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全部领域,其中包括低调看直播官网_NBA极速体育直播_jrs西甲直播自动配载、堆场智能找位、拖车全场调度等功能。
而集装箱码头一体化作业系统的上线,将运营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并将操作流程进行统一,将引领港口集团集装箱码头运营模式升级的发展趋势。(来源:港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