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航运中心建设的任督二脉
新闻来源:中国船检
浏览量:1513
王思佳 2018-03-22
据媒体报道,上海去年在全球综合实力前十的国际航运中心排名中已跃升至第五位,实现了战略性的提升。然而,上海目前距离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还存有差距。那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今后的重点应该抓什么?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和关键点在哪里?
上海菁英航运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季文元认为,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主要集中体现在硬件建设方面,例如港口吞吐、长三角港口群集疏运体系、洋山港无人码头等等,而软件部分尚待提高,例如国际航运金融、国际海事法律规则、波罗的海国际航运指数运用及国际航运人才培养等方面。
“中国政府引导力量很强,可以在产业结构方面做一些引导性的推动,而真正内在的东西还是要靠软实力。关键要看集中在上海与国际航运产业相关的企业(包括船东、银行、低调看直播官网_NBA极速体育直播_jrs西甲直播融资机构、大宗商品贸易商及航运投资的玩家等)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有多大,这些不以政府的意志为转移,而是根据市场是否有利可图来决定是否聚集在一起,我认为这些才是真正的国际航运中心的概念。”
他表示,上海,是中国的一个窗口,也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但是,上海的金融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随着航运产业的金融成分越来越高,如果国际航运中心的金融部分并未做到国际化,那么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也将只是空谈。
“所以,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实际上这两个中心完全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心,因为航运产业已逐渐成为金融的一个部分。因此,金融业的国际化对航运中心的发展才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金融中心的建设外,季文元认为海事法律的国际化也是需要优先解决的。“当下国际航运通用的法律主要是英国法,包括各类指数等软体部分也都还是集中在英国。因此,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需要推动海事法律与中国法律的对接,法律与规则的融通。”
最后,他表示,航运业目前虽稍有好转,但是,整体航运业态趋势还是不容乐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航运产业与贸易的关联度会越来越紧密,未来贸易及航运的交易方式、航运资源的分配与整合也将发生很大变化。此外,由于航运业的金融成分越来越高,行业产业链中的投机成分也会随之增大,因此,行业未来走势也就充满不确定性。
链接阅读:
海事法律需加强国际性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还需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