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岸畔的“武理工”
新闻来源:中国船检
浏览量:675
王明玥编辑整理 2018-04-12
易中天的《读城记》中将武汉的地理文化特征概括为: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所谓“一线”,即京广铁路;“两江”,即长江、汉江;“三镇”,即汉口、武昌、汉阳。像武汉这样的城市,世界上不多见。这座城市充满了矛盾,说它有些大,其实是由三个城市组合而成,即“三城合而为一”。三镇又各有特色,各有性格。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些疑惑,咦,小编难道今天不讲大学改讲城市了?其实不然,这正是小编想要就此引出下面的学校——南湖畔的武汉理工大学。它是由三所大学组合而成,即“三校合而为一”。
那么是哪三所学校呢?是分属教育部、交通部、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这三所大学在2000年合并组建成武汉理工大学。

合并组建过程
今天小编想用一幅图表来介绍,这样更加直观、清晰。

这三所学校都是以工科为主,理、工、管、经、法、文、哲、教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具有各自办学特色的大学。武汉工业大学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与建筑为优势学科,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则面向交通行业,以水运工程和航运技术为主要特色,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以汽车工程学科和管理学科为学科特点。
合并后的武汉理工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双一流计划”建设的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海洋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办学理想、精神、理念
武汉理工大学60余载办学实践,凝炼形成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和核心价值追求,形成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和“卓越教育、卓越人才、卓越人 生”的卓越教育理念,铸就了以“厚德博学,追求卓越”校训为核心的大学精神。
校园景致
学校现有马房山校区、余家头校区和南湖校区,占地4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
马房山校区(东院、西院)
东院:最具人文气息的校区
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校区,在环境、氛围与人群各个方面,东院渗透着一股不言而喻的人文气息。其中的桂竹园更是学生晨读的首选之地。

东院教一楼

东院教四楼

桂竹园

萧栋栋雕像
萧栋栋是武汉理工大学98级的研究生,1999年2月28日年仅21岁的他为救一名轻生女青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被国家教育部授予“舍己救人的优秀大学生”称号,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西院:最“核心”的校区
武汉理工大学的核心职能部门——第一行政楼;武汉理工大学象征建筑——飞马广场;还有王牌学院——材料学院也设在西院。

行政大楼

飞马广场

材料大楼
南湖校区(南院、北院)
南院:最具文化气息
艺术馆,图书馆坐落于此,设施完备,可供大家交流学习。

瓷器藏品展示

图书馆

图书馆内景

运动场

经管大楼一角
北院:教育气息浓厚
主教学楼主要集中此区,当然还有缺少不了美丽的北院鉴湖。

教学楼

北院鉴湖
余家头校区:建筑气息最浓
线条给人难以抗拒的力度感。教学楼仿造前苏联列宁格勒水运工程学院的教学楼设计建造的,整体风格稳重大气。

余区苏式教学大楼

余区航海楼

学生公寓

水运湖

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