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需尽快启动制定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
新闻来源:中国船检
浏览量:572
王思佳 2018-04-13
《关于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安排》为香港如何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长远规划。然而,业界却对后期落实问题表示担忧,呼吁香港应尽快启动具体措施的制定。
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与香港特区政府于2017年12月14日签署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关于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安排》(以下简称《安排》)全文内容。该《安排》的签订,对于香港如何进一步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
上海菁英航运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季文元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使得更多的中国企业有机会可以“走出去”。然而,尽管我国已有不少口岸可以向外走,例如上海、深圳、宁波、舟山、广州、青岛等,但想要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很好地推送出去或是把中国的产能更好地辐射海外,在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法律和金融等方面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短期内较难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因此,季文元认为香港可作为中国走出去的重要桥头堡,因为香港是一个自治区域,同时,其原有的自由港特点将可在“一带一路”建设会发挥重要作用。本次签订的《安排》中就包括金融方面的安排,甚至香港航运中心的地位再次被提及。
季文元表示,作为自由港,当前香港的文化中很好地融合了东西方文化。从香港的产业结构特点来看,香港是服务贸易型人才集聚高地。这些优势都将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输出的服务、产品、产能等提供软实力方面的支撑和帮助。因此,我认为此《安排》的签订属情理之中。
同时拥有英国和中国执业律师资格的礼德齐伯礼律师行高级律师刘洋认为,《安排》的签订,为香港进一步参与“一带一路”制定了长远计划。使香港可在国家政策、国家顶层建设中发挥自身优势,国家政策的落实。反过来,香港可通过国家所提供的这些机遇,实现自身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安排》已经签订,下一步则是如何去落实。对此,刘洋表示,2016年5月,张德江委员长来香港视察的时候特别提到香港服务专业化优势,其中就提到香港是全球最受欢迎的仲裁地之一。同时,香港是全中国唯一的一个普通法区域,它的仲裁和法律服务是得到全球肯定的。因此,为切实落实《安排》下的政策及一系列针对香港的优惠政策,香港特区政府与业界亟需商讨以制定具体措施。
季文元表示,实际上,在如何对接及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有很多具体的方案安排需要策划和编制。例如,罗列出“一带一路”倡议将为各行各业带来哪些机会、红利等内容,待业界清楚了解之后,推进起来便会更加容易;香港的航运服务中心概念如何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如何能让其航运服务中心的功能被释放出来,具体应该怎么落实等等。因此,季文元希望在后期能够出台进一步的细则。
刘洋表示,《安排》明确表示支持香港建设成为国际法律枢纽和亚太区争议解决服务中心,从而为“一带一路”提供国际法律和争议解决服务。因此,香港未来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把握中央政府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香港高度自治的优势,吸引更多内地和海外企业使用香港的法律和争端解决服务处理与“一带一路”有关的商业交易引起的争议。他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考虑:
首先,鼓励中国企业选择香港作为争议解决地点。随着贸易全球化和“一带一路”不断发展,跨境交易更加活跃。因此,与跨境投资和国际贸易有关的争议数量将相应增加。试想像一宗交易中,一方是中国企业,另一方是海外企业,海外企业总是会找海外仲裁机构解决潜在的合同纠纷,因为海外企业普遍不理解内地的法律制度及仲裁机构,对它们亦缺乏信任。相反,中国企业也不愿意到海外解决争议,还会担心法律费用高昂。在这种情况下,香港作为中国唯一的普通法管辖区,受到《基本法》的保障,地理位置独特,东西方文化融合,无疑是可为各方接受的理想仲裁地点。
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议价能力逐渐增强,“留在家中”处理跨境投资和交易争议是必然的选择。因此,香港特区政府应该建立跨部门工作组,积极与负责沟通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部门和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工作组应以向各类内地企业推广香港的法律和争议解决服务为目标,鼓励这些企业选择香港作为商业争议的仲裁地点。
其次,为香港的仲裁裁决在内地获得承认和执行提供条件。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文件,为“一带一路”提供司法协助和保护。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提到,支持“一带一路”各方解决争议。因此,香港特区政府应与最高人民法院和其他内地部门进行磋商,提出相关司法解释,确认在上述情况下在香港做出的仲裁裁决的执行不会受到影响。若能成事,将吸引更多的商业合同选择香港作为仲裁地点,因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仲裁中心的地位,同时有助改善中国内地的整体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