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座浮式核电站出海启航
新闻来源:中国海事服务网
浏览量:1232
中国船检 2018-05-02

当地时间4月28日,俄罗斯建造的海上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Akademik Lomonosov)离开俄国第二大城圣彼得堡的造船厂首航前往西伯利亚。它将穿越波罗的海,经过挪威的北角到达俄罗斯西北部的将前往摩尔曼斯克装载燃料,并在那里装载燃料。然后,整个浮动核电厂将前往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进入楚科奇靠近北极的海岸开始服役。
“罗蒙诺索夫院士”号预计于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其任务是为周边一座港口城市、以及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和海水淡化厂提供电力。预计,这座双核反应器将能给西伯利亚一港口地区的20万居民提供生活用电。
俄罗斯已为“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投入约4.8亿美元,该船长140米,宽30米,高10米,排水量2.15万吨,能配备70名左右船员。该船动力采用“泰米尔”号破冰船动力堆的升级版。在前往摩尔曼斯克之前,技术人员一直在对浮动核电站进行测试,以确定核反应堆的安全性。在发电方面,该核电站两套改进的KLT-40反应堆可提供高达70兆瓦的电力或300兆瓦的热量,供20万人使用。
除了核电设施,这个巨型浮式核电站上的海水淡化设备还可每天提供24万立方米的淡水。
建造“罗蒙诺索夫院士”号的圣彼得堡波罗的海造船厂(Baltiysky Zavod)船厂表示,其安全标准不亚于陆地上的核电站,有多重措施防止核泄漏,能在海啸等其他自然灾害情况下,保证反应堆的安全,寿命可达35〜40年。
据悉,第二艘漂浮发电站的建造工作预计将于2019年启动。俄罗斯官方媒体报道称,这种发电站还可能被销往其他国家。
“罗蒙诺索夫院士”号预计于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其任务是为周边一座港口城市、以及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和海水淡化厂提供电力。预计,这座双核反应器将能给西伯利亚一港口地区的20万居民提供生活用电。
俄罗斯已为“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投入约4.8亿美元,该船长140米,宽30米,高10米,排水量2.15万吨,能配备70名左右船员。该船动力采用“泰米尔”号破冰船动力堆的升级版。在前往摩尔曼斯克之前,技术人员一直在对浮动核电站进行测试,以确定核反应堆的安全性。在发电方面,该核电站两套改进的KLT-40反应堆可提供高达70兆瓦的电力或300兆瓦的热量,供20万人使用。
除了核电设施,这个巨型浮式核电站上的海水淡化设备还可每天提供24万立方米的淡水。
建造“罗蒙诺索夫院士”号的圣彼得堡波罗的海造船厂(Baltiysky Zavod)船厂表示,其安全标准不亚于陆地上的核电站,有多重措施防止核泄漏,能在海啸等其他自然灾害情况下,保证反应堆的安全,寿命可达35〜40年。
据悉,第二艘漂浮发电站的建造工作预计将于2019年启动。俄罗斯官方媒体报道称,这种发电站还可能被销往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