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福:贸易战对航运业的影响
新闻来源:中国船检
浏览量:874
李振福 2018-07-10
历史对于特朗普的评价可能是离现在越远就越公正和客观,包括美国国内,对于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目前的观点也未免包含主观臆断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特朗普的不完全性格特质将会深刻影响世界政治和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也会深刻影响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航运业发展。
这次的中美贸易战或贸易摩擦如果真正如期到来,对相关行业的影响还是较大的。有分析称,就行业影响来看,根据招商证券的测算,从中国行业受到贸易保护负面影响程度的排序,钢铁行业首当其冲,接下来是化工、其他金属制品等;按照对美出口敏感度排序,将是电子设备、机械设备、服装制造和金属制品。
美国单边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其导致的潜在贸易战,必然影响到全球经贸和航运业。从中美两国贸易品类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集中在中低端制造领域,进口则以农产品和高端制造行业为主;出口贸易方式主要为集装箱海运,进口贸易依靠散货船运输,兼具集装箱海运。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7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达5837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4298亿美元,海运方式出口约3150亿美元,出口集装箱货物贸易量约1064万TEU;中国对美国进口1539亿美元,海运方式进口约840亿美元,进口集装箱货物贸易量约274万TEU。
基于以上数据,此次中美两国贸易摩擦对航运业造成的影响可能涉及跨太平洋的美线。天风证券依据PIERS提供的2011年美线东行、西行货运量以及中国—北美航线占比数据,对2017年数据进行了预测。预测数据显示,2017年,远东—北美航线集装箱海运量或为1483.6万TEU。其中,美线东行货量为1216.6万TEU,西行货量为219万TEU;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至北美航线东行货量为1038.5万TEU,北美至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西行航线货量为222.5万TEU。
具体到货种来看,据PIERS统计的远东至北美航线的主要货种和运量数据来看,2017年主要货种运量达1196万TEU,其中家具和家具用品、纤维制品、通用电气设备等生活消费品占比最大,运量高达532万TEU。如此粗略计算,此次美国对中国拟增加关税领域的货种,占据远东至北美航线运量达到438万TEU;若按照中国至北美航线运量占据其中40%的比例计算,此次涉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的贸易量约为180万TEU。
以上为短期冲击,但对于航运业的长期发展来说,影响不大,因为在需求和供给关系的影响下,美国和中国的贸易战会导致中国和美国之间航线的运输量减少,但同时可能会增加其他航线的运输量,世界贸易的格局可能会变化,但总量上不会有大幅减少。当然了,贸易保护主义也会减少国际间的贸易量,但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战不完全是一个概念,而且贸易保护主义有违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也不会太过长久。而对于中国的航运业,应该借此之机,提升质量和内涵,不要单纯以运输量为统计要素,要提升运输货物的价值水平,并提升服务和延伸价值链,以寻求在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得以可持续发展。
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船检》2018年5月刊《特朗普、贸易战及航运》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