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航运业何去何从
新闻来源:中国船检
浏览量:873
王思佳 编辑整理 2018-07-26
近日,美国政府出台了首份考虑中美贸易摩擦对美国农业影响的预测报告,报告中称,中国将减少进口美国大豆,美国农民将失去业务,巴西将成为受益者。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占全球进口总量逾60%。过去二十年间,全球大豆贸易增幅的85%都来自中国。同时,大豆是美国最主要的对华出口农产品。因此,此举将会使整个市场发生震荡。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由于中国对美国大豆进口加征25%关税的政策本月起生效,中国买家纷纷取消美国订单。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自4月以来,超过83万吨出口中国的大豆订单已被取消,相当于约14艘船的货运量。这与去年的17万吨形成了鲜明对比。
据英国“农业调查”咨询公司说,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还显示,目的地“未知”的货物被撤单的数量大增,其中大部分通常是运往中国。该公司的分析师安迪·艾伦说,看看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再与贸易商聊聊,“超过200万吨(最终)会运往中国的货物被撤单了——相当于大约30艘船的货运量”。
巴西向中国出口大豆的最新数字显示,今年3月和4月,这个拉美国家的出口量为3250万吨,比去年的3080万吨增长了170万吨,增幅为6%。
中国农业部对此表示,中国对美国大豆进口加征25%关税措施生效后,全球大豆贸易格局面临重新平衡。那么,这将对航运业有何影响呢?
贸易流走向发生改变
根据美国大豆出口委员会(US Soybean Export Council)的数据,中国对美国大豆的关税从13%提高到38%。在新关税7月6日生效前,该关税就已经开始改变贸易流动走向。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中国开始寻求替代货源,巴西大豆对美国大豆的溢价已飙升至近4年来的最高点。
据了解,2017年,我国进口大豆的三大来源国依旧是巴西、美国和阿根廷。大豆是去年美国对华出口量最大的农产品,出口价值120亿美元。
央视网称,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表示,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已经从6月开始陆续减少。我国的大豆进口将转向巴西、阿根廷、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副总经理鲁晓东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称,中国不用从美国进口,就完全能够满足国储大豆需求,因“中国可以从南美以及参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进口来满足国储大豆的需求”。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上月末发通知,自7月1日起,下调部分亚太国家包括大豆在内的进口关税,从3%降至零。
荷兰合作银行农产品市场研究主管斯特凡·福格尔说:“按照目前的水平,美国大豆价格加上进入中国的关税和运费接近巴西大豆价格加运输成本,这限制了溢价的进一步上升,除非中国的需求发生剧烈变化。”
报道称,巴西巴拉那瓜港出口的大豆每吨售价已达396.60美元,比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出售的大豆价格高出66.10美元。这一溢价是自2014年9月以来的最高值。
中国农业部还预计,进口大豆成本将继续增加,预计到岸税后平均中间价为每吨3300-3500元,较上月预测上调100元。此前央视网称,7月6日美国大豆进口关税25%措施生效后,美国大豆进口成本增加700—800元/吨,较巴西大豆高约300元。
相反,美国大豆价格因此而暴跌。本周早些时候,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跌至9年来的最低点,为每蒲式耳810美元,不过之后出现了反弹。
世界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商嘉吉(Cargill)的首席财务官斯马塞尔•斯米茨(Marcel Smits)在采访中表示,中国正在减少从美国购买大豆,而中国以外的买家正被吸引到美国。斯米茨说:“每个人都在重新定位,目的是相对于当前关税和定价结构优化他们的交易流,这就是市场上正在发生的事情。”
据美国农业部的报告称,自3月以来,美国对中国以外的国家的大豆出口比去年增长了50%。
福格尔称,欧洲的大豆榨油厂商正从巴西转向美国寻找原料来源。他指出:“他们不买巴西大豆啦。美国大豆的价格要便宜20%。”
Fritz认为,解决问题应该双方坐下来好好商谈而不是征收最终将会提高企业和消费者购买价格的关税。
他说:“我所交谈过的商界领袖都认为,不管有没有美国,全球贸易都将继续,他们担心,在其他国家随后可能达成自己的贸易协定之后,美国就会被甩在身后。”如果美国不来参与制定并引领全球贸易规则,相信中国会非常乐意来参与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建设。”
除了大豆,在这场贸易“世纪大战”中,还有哪些方面对航运业带去了严重影响呢?
一图了解中美贸易摩擦发展进程

近六成航运相关企业将受中美贸易摩擦冲击

1995-2016 年 中美贸易货物商品 金额走势 数据来源: UNCTAD 数据库


1995-2016 年 中美贸易在中国及 世界的占比走势 数据来源: UNCTAD 数据库


集装箱航运企业 受影响较为明显

集装箱航运企业受影响调查


干散货航运企业受影响调查


港口企业受影响调查


航运服务企业受影响调查
应如何应对?
第一,本轮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对美的制造业出口有重大影响,但对我国沿海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规模的直接影响总体可控(即使征税后相关进出口商品大幅度减少,对主要集装箱港口的国际航线直接影响度仍低于5%)。考虑到中美贸易冲突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建议建立常态化跟踪研究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建议密切关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我国沿海港口的影响,尤其是长、珠三角地区美国航线变化情况,及时应对。
第二,考虑到制造业的全球生产链条分布,制裁我国对美出口产品有可能影响到我国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进而波及影响到其他航线的集装箱运量。建议密切关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制造业产业链条的传导影响,提前做好准备。
第三,深入研究我国部分美线箱在韩国釜山港中转的真实成因,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在外中转的美线箱回流我国港口。如依托在现有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口开展的沿海捎带业务,优化捎带业务监管模式,提高捎带业务通关效率等。
第四,鼓励和引导船公司积极应对变化,结合自身运营优势和航线布局,积极开辟东南亚、非洲、澳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定期航线。鼓励港口企业积极配合船公司安排航班计划,提升对班轮公司的服务水平。
(根据参考消息网、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中国港口等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