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描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您的位置是 > 首页 > 港口 > 2015年新增建设用地大降,港口项目逆势增长63%

2015年新增建设用地大降,港口项目逆势增长63%

新闻来源:国土资源部    浏览量:3361 中国船检 2016-08-15
        2015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总量较2014年下降292.8万亩,降幅达到27.4%;但交通、水电、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用地上升了1个百分点,其中机场和港口码头重点项目用地面积明显增加,分别增长了15.5%和63.8%。
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做减法”
       《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将进一步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严格核定各类城镇新增用地,有效管控新城新区和开发区无序扩张。
        虽然全国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上要进行缩减,但同时也会提高存量建设用地的供地比重,“十三五”的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只增不减。据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3256万亩,较“十二五”减少669万亩。
        河北某市国土部门人士表示,存量建设用地的盘活方式有很多,搞拆迁然后进行腾笼换鸟是最简单的一种,此外,对于产出效益低的土地也可以利用租赁、改造等多种形式,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和价值。
        比如有些土地被公司当做仓库来利用,效率低,改造时可与业主商议,提高其租金收入回报,滚动开发后,支付给业主的费用也逐年提高,土地利用率也有提高,前述地方国土部门人士还表示,闲置土地是盘活存量的重点,既然存在闲置,新增用地肯定不能增,否则效率无法保障。
        据了解,目前土地闲置原因大体分两类,因企业自身原因如资金不到位、开发策略调整造成的占46%,另外约占54%的闲置土地主要是政府原因造成的,而政府原因包括土地卖出去之后,征地拆迁没做完,无法开发;涉及城市规划调整等。
        若上升到区域协同的视角,办法就更多。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改委今年联合印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就划定了减量优化区、存量挖潜区、增量控制区和适度发展区。
        规划明确了各区土地利用原则和利用导向。其中,减量优化区需要通过建设用地“减量瘦身”倒逼城市功能提升,原则上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鼓励将存量建设用地转化为生态用地。
港口基建项目用地逆势上扬
        在经济增速放缓,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整体下降的大环境下,各地确保重点建设项目依法依规及时用地,基础设施用地也得到全面保障。
        其中,城市、建制镇面积占比较2014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交通、水电、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用地上升了1个百分点,其中机场和港口码头重点项目用地面积明显增加,分别增长了15.5%和63.8%。
        此外,用地支持方向也与中国的基建投资重点相吻合。
        据了解,未来计划开工的港口水利项目投资总额将到达1765.92亿元,占“一带一路”计划总投资额的16.95%,仅次于铁路建设投资,海上战略支点的重要程度和投资热情可见一斑。
        土地规划的核心点在于盘活,大量的工业用地和城镇用地则存在各种低效利用情况,但交通和能源等重大基建项目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长期支撑,是支点和动脉的角色,只要规划合理,重大项目必须要有用地支持。
        此外,前述地方国土人士还提到,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对于能带动投资的重大基建项目,国土部门还在提高审批速度,创新省重点项目用地指标保障方式。
上一篇:印度电厂弃进口煤炭改用国产下一篇:Eagle Bulk普通股私募配售募集资金88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