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何抢下波罗的海交易所?
新闻来源:南方周末
浏览量:1592
中国船检 2016-08-19
波罗的海运费指数,不仅已晋升全球经济晴雨表,更是该交易所的核心产品,在世界航运市场尤其是航运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具备锚地位。
2016年8月4日,新加坡交易所通过与华尔街最大独立投资银行Jefferies(杰富瑞)合作,正式向波罗的海交易所(The Baltic Exchange)提出全面收购,标购价格7760万英镑,约合1.034亿美元。双方在今年2月已就收购意愿展开谈判,与此同时,包括已在四年前被香港交易所13.88亿英镑收购的伦敦金属交易所,市值250亿美元的美国芝加哥交易所集团和美国洲际交易所,以及中国招商局旗下招商证券,也都对这家272年历史、全球唯一的世界级航海交易所表达了兴趣并有过接触。
不过行至5月,各方欲染指者悉数退出,只有新加坡交易所坚持到了排他性谈判。磋商时间表的最后限定期限:8月31日。
1985年首推且至1999年合并而成的波罗的海运费指数,不仅已晋升全球经济晴雨表,更是该交易所的核心产品,在世界航运市场尤其是航运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具备锚地位。波罗的海指数的制定相当复杂和严谨,由权威的20家经纪人公司组成三个独立小组负责计算每日各船型的运价指数,当然,其依据的正是分别与交易所签订的合同。而不同公司间对于提交给三个指数组成小组的低调看直播官网_NBA极速体育直播_jrs西甲直播日租金价格均严格保密。这些指数最终以波罗的海交易所名义,渗透到这个星球约四分之三的干散货海洋运输链条中。
收购的关键,就是三个指数组成小组的成员公司是否愿意为他们贡献的数据也签订排他性协议。毕竟,“老祖宗”身份的波罗的海交易所迄今不过是一家私人属性的俱乐部式企业。
与劳合社一样,它并非常规意义上的“交易所”,而是为会员企业提供交易场地和信息服务的平台。如果你对儒勒·凡尔纳笔下80天环游地球的福格先生所属时代俱乐部还有印象,那就对了。从1744年伦敦针线街的弗吉尼亚-马里兰咖啡馆起步,从最初只为远东俄罗斯商人皮革运输服务,波罗的海交易所一直呈现只面向会员公司的特质,其中380位股东上缴的年600万英镑(最高时也只有840万英镑)会费构成了其主要收入。若想易主?必须他们点头。
很显然,只有43年历史的新加坡交易所过关。新加坡交易所原本只是波罗的海交易所衍生产品FFA(远期运费协议)在亚洲地区的主要清算所。现在,它以一笔太过划算的出价(1亿美元甚至在2016全球并购市场上难进前百),大幅增强了自身的衍生品业务,并确立了世界航运金融话事人的角色。无论对于后劲乏力的香港,还是一直渴望弯道超车的上海,现在这一声“狮子吼”,着实致命。
这注定不是一宗普通的并购案。在21世纪过去的16年间,2005年至2006年,2011年至2012年,以及2015年至今,确实兴起过三轮交易所并购热潮。特别是随着今年德国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价值280亿美元的合并,其与拥有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CME集团、拥有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美国洲际交易所公司以及港交所构成了四强。相较于上述动辄十位数、以跨洲扩大交易品类扩充市场份额为目的的并购,新交所对伦敦圣玛丽大街38号的进攻明显有着更多元的目的。
哪怕从2008年5月高峰期的11793点跌到2016年2月最低时的369点,现在在636点附近徘徊,但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仍像绅士腕上的典藏版江诗丹顿,精光内敛又实力彰显,为大宗商品最大消费地的亚洲地区开发出的“亚洲定价”意义深远。现在,基于脱欧后伦敦传统优势的削弱,新加坡将话语权挪盘至鱼尾狮下。
波罗的海交易所一手掌握的国际远期运费协议FFA交易的管理权,才是其最有价值的资产,也是全球航运金融业皇冠上的明珠。
世界航运业素来是一个资本密集型市场,不仅投资金额巨大,回报期也相对漫长,一旦适逢周期性乃至全球性经济衰退,业者直面的风险系数将几何级上升。为了对冲该种风险,把航运资产、航运资源尤其是航运未来收益和产权资本化,就成为一种必然。而围绕BDI指数的各类衍生金融产品,包括FFA的交易,才是面子之下真正的“大鱼大肉”。
重点提示一句,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远洋2008年在FFA上损失一度达到39.5亿元人民币,签约时6.7万美元的巴拿马型船日租金高台跳水至1.5万美元。中远也于数年后连续爆出年巨亏,而不得不成为央企中罕见的“ST”公司。
现在,并未施出洪荒之力便权杖在手。全年3000亿美元的低调看直播官网_NBA极速体育直播_jrs西甲直播贷款、700亿美元的低调看直播官网_NBA极速体育直播_jrs西甲直播租赁交易、1500亿美元的衍生品交易,新加坡有望予取予夺呼风唤雨,这远比出席劳什子白宫国宴实在得多。
为何中国力量在如此战略性意义的并购案中会突然失声?
资金层面肯定没有任何羁绊。要知道只2016年7月份中资海外并购即达到71宗,同比大升69%,其中仅已披露金额的53宗交易就达到527.9亿美元,同比劲涨47%,平均单宗交易涉及金额在10亿美元区间,十倍于新交所的出价。
重视程度不够?上海港连续6年成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世界前十港口中,中国独占七席,总占比高达69.5%。新加坡港尽管保住“老二”位序但已被上海甩开560万标箱。上海方面当然知晓,单凭此数据并不能动摇新加坡贵为“全球四大航运中心”的地位,1996年诞生迄今整整20年的上海航交所也在不断发布各项指数,但只消拿下“波罗的海”,硬实力匹配软功夫,一切不在话下。
33年前的秋天,第二次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在沪召开。正是在此次会议上,中国人由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将第二总部迁往新加坡的信息中,敏锐捕捉到世界经济中心由西向东迁移、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促使太平洋时代提前到来的革命性变化。东部沿海地区全面开放从此成为中国经济崛起的发动机。
2013年,波罗的海交易所宣布将在亚洲地区成立继新加坡之后第二个中心并设立实体办公室。当然,这不过是考虑到中国航运业权重后迟到的一份认可。
又过了3年,波罗的海交易所易手,新加坡人又一次率先达阵。是伦敦中心城乃至华盛顿某些人物非商业考量下的选择?
波交所的选择
在传出出售消息以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洲际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普氏能源以及招商局集团等机构与企业都参与了与波交所的接触与商谈,最终新交所笑到了最后。今年2月26日,新交所表示已呈交一份收购波交所的不具约束力竞标,这意味着交易可能发生。5月25日,新交所与波交所启动了排他性谈判。
大名鼎鼎的波交所创立于1744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航运市场,也是全球唯一世界航运交易所。1823年波罗的海俱乐部成立,并于1900年与伦敦航运交易所合并,成为波罗航运交易所。波交所位于伦敦,提供海运市场实物和衍生合同交易和结算的信息,约有600个成员,包括世界上主要的航运公司。
据媒体此前报道,新交所此前的收购提案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几点:保留波交所位于伦敦的总部设施,保持其在全球航运界的领先地位;利用新交所发达的地区分销网络,扩大波交所在亚洲的影响力;波交所仍将是一所会员制公司,会员需继续遵行波交所准则;会员订阅费用和数据费用五年内保持不变;保留与多所清算所的合作模式;市场基准的编制及管理模式将保持不变;新交所FFA清算费用至少五年内与现阶段费用持平;继续向会员提供服务,包括提供分歧调解服务,举办社交或慈善性质的活动;此外,新交所将致力于加强波交所与其指数编制小组的联系,并就FFA经纪人的未来业务作出承诺。
新加坡的志向
新加坡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地处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扼守“十字路口”的交通“咽喉”,是全球着名的中转中心。新加坡拥有目前全球第二繁忙的集装箱港口,去年,新加坡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92万TEU,仅次于上海港。
去年,新加坡航运业还有一件大事发生,即将新加坡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公司东方海皇出售给达飞轮船,但达飞轮船承诺将其亚洲总部迁至新加坡,并将不断加强其中转港地位。
显然,新加坡是聪明的,其志向不在于一时得失,而是将所有的航运资源集聚于此。全球性船运经纪公司克拉克森已将其位于香港的干货经纪团队转移至新加坡,船运经纪公司豪罗宾逊(Howe Robinson)将其公司总部从伦敦移到新加坡,瑞士再保险公司将其位于香港的海上再保险业务移至新加坡,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将其海运业务的全球总部从伦敦迁至新加坡,工商银行近期也将其亚太航运金融总部设立在新加坡。
一位资深航运业人士表示,新加坡既拥有实体船运,也拥有海事服务,这两者的合力必然十分强大。
因此,收购波交所对于新交所而言,是势在必行。这项交易将大幅增强新交所的衍生品业务,并进一步推荐其成为全球海事金融中心的志向。另外,这还将是新交所自2011年试图以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公司未果以来第一项大规模的并购尝试。
世界银行去年10月发布的《2016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新加坡营商环境连续十年居全球之首。国际海事招聘公司Faststream此前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工作迁徙目的地,略超过伦敦和日内瓦。
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航运服务业——包括信息、交易等领域——重点区域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新加坡可以说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无论是从语言(英语,及主要的东南亚语言)、法律体系(英美法系)、国际环境(连接东西方)、海事传统等方面是亚洲较为完整的重点地区。
2016年8月4日,新加坡交易所通过与华尔街最大独立投资银行Jefferies(杰富瑞)合作,正式向波罗的海交易所(The Baltic Exchange)提出全面收购,标购价格7760万英镑,约合1.034亿美元。双方在今年2月已就收购意愿展开谈判,与此同时,包括已在四年前被香港交易所13.88亿英镑收购的伦敦金属交易所,市值250亿美元的美国芝加哥交易所集团和美国洲际交易所,以及中国招商局旗下招商证券,也都对这家272年历史、全球唯一的世界级航海交易所表达了兴趣并有过接触。
不过行至5月,各方欲染指者悉数退出,只有新加坡交易所坚持到了排他性谈判。磋商时间表的最后限定期限:8月31日。
1985年首推且至1999年合并而成的波罗的海运费指数,不仅已晋升全球经济晴雨表,更是该交易所的核心产品,在世界航运市场尤其是航运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具备锚地位。波罗的海指数的制定相当复杂和严谨,由权威的20家经纪人公司组成三个独立小组负责计算每日各船型的运价指数,当然,其依据的正是分别与交易所签订的合同。而不同公司间对于提交给三个指数组成小组的低调看直播官网_NBA极速体育直播_jrs西甲直播日租金价格均严格保密。这些指数最终以波罗的海交易所名义,渗透到这个星球约四分之三的干散货海洋运输链条中。
收购的关键,就是三个指数组成小组的成员公司是否愿意为他们贡献的数据也签订排他性协议。毕竟,“老祖宗”身份的波罗的海交易所迄今不过是一家私人属性的俱乐部式企业。
与劳合社一样,它并非常规意义上的“交易所”,而是为会员企业提供交易场地和信息服务的平台。如果你对儒勒·凡尔纳笔下80天环游地球的福格先生所属时代俱乐部还有印象,那就对了。从1744年伦敦针线街的弗吉尼亚-马里兰咖啡馆起步,从最初只为远东俄罗斯商人皮革运输服务,波罗的海交易所一直呈现只面向会员公司的特质,其中380位股东上缴的年600万英镑(最高时也只有840万英镑)会费构成了其主要收入。若想易主?必须他们点头。
很显然,只有43年历史的新加坡交易所过关。新加坡交易所原本只是波罗的海交易所衍生产品FFA(远期运费协议)在亚洲地区的主要清算所。现在,它以一笔太过划算的出价(1亿美元甚至在2016全球并购市场上难进前百),大幅增强了自身的衍生品业务,并确立了世界航运金融话事人的角色。无论对于后劲乏力的香港,还是一直渴望弯道超车的上海,现在这一声“狮子吼”,着实致命。
这注定不是一宗普通的并购案。在21世纪过去的16年间,2005年至2006年,2011年至2012年,以及2015年至今,确实兴起过三轮交易所并购热潮。特别是随着今年德国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价值280亿美元的合并,其与拥有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CME集团、拥有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美国洲际交易所公司以及港交所构成了四强。相较于上述动辄十位数、以跨洲扩大交易品类扩充市场份额为目的的并购,新交所对伦敦圣玛丽大街38号的进攻明显有着更多元的目的。
哪怕从2008年5月高峰期的11793点跌到2016年2月最低时的369点,现在在636点附近徘徊,但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仍像绅士腕上的典藏版江诗丹顿,精光内敛又实力彰显,为大宗商品最大消费地的亚洲地区开发出的“亚洲定价”意义深远。现在,基于脱欧后伦敦传统优势的削弱,新加坡将话语权挪盘至鱼尾狮下。
波罗的海交易所一手掌握的国际远期运费协议FFA交易的管理权,才是其最有价值的资产,也是全球航运金融业皇冠上的明珠。
世界航运业素来是一个资本密集型市场,不仅投资金额巨大,回报期也相对漫长,一旦适逢周期性乃至全球性经济衰退,业者直面的风险系数将几何级上升。为了对冲该种风险,把航运资产、航运资源尤其是航运未来收益和产权资本化,就成为一种必然。而围绕BDI指数的各类衍生金融产品,包括FFA的交易,才是面子之下真正的“大鱼大肉”。
重点提示一句,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远洋2008年在FFA上损失一度达到39.5亿元人民币,签约时6.7万美元的巴拿马型船日租金高台跳水至1.5万美元。中远也于数年后连续爆出年巨亏,而不得不成为央企中罕见的“ST”公司。
现在,并未施出洪荒之力便权杖在手。全年3000亿美元的低调看直播官网_NBA极速体育直播_jrs西甲直播贷款、700亿美元的低调看直播官网_NBA极速体育直播_jrs西甲直播租赁交易、1500亿美元的衍生品交易,新加坡有望予取予夺呼风唤雨,这远比出席劳什子白宫国宴实在得多。
为何中国力量在如此战略性意义的并购案中会突然失声?
资金层面肯定没有任何羁绊。要知道只2016年7月份中资海外并购即达到71宗,同比大升69%,其中仅已披露金额的53宗交易就达到527.9亿美元,同比劲涨47%,平均单宗交易涉及金额在10亿美元区间,十倍于新交所的出价。
重视程度不够?上海港连续6年成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世界前十港口中,中国独占七席,总占比高达69.5%。新加坡港尽管保住“老二”位序但已被上海甩开560万标箱。上海方面当然知晓,单凭此数据并不能动摇新加坡贵为“全球四大航运中心”的地位,1996年诞生迄今整整20年的上海航交所也在不断发布各项指数,但只消拿下“波罗的海”,硬实力匹配软功夫,一切不在话下。
33年前的秋天,第二次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在沪召开。正是在此次会议上,中国人由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将第二总部迁往新加坡的信息中,敏锐捕捉到世界经济中心由西向东迁移、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促使太平洋时代提前到来的革命性变化。东部沿海地区全面开放从此成为中国经济崛起的发动机。
2013年,波罗的海交易所宣布将在亚洲地区成立继新加坡之后第二个中心并设立实体办公室。当然,这不过是考虑到中国航运业权重后迟到的一份认可。
又过了3年,波罗的海交易所易手,新加坡人又一次率先达阵。是伦敦中心城乃至华盛顿某些人物非商业考量下的选择?
延伸阅读: 收购波交所
新加坡航运中心再添筹码
来源:中国水运报
8月3日晚间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两名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称,新加坡交易所公司(新交所)将在本月中旬对波罗的海交易所(波交所)发起正式的收购要约。据透露,新交所将发起一项约为1亿美元的要约。波交所的选择
在传出出售消息以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洲际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普氏能源以及招商局集团等机构与企业都参与了与波交所的接触与商谈,最终新交所笑到了最后。今年2月26日,新交所表示已呈交一份收购波交所的不具约束力竞标,这意味着交易可能发生。5月25日,新交所与波交所启动了排他性谈判。
大名鼎鼎的波交所创立于1744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航运市场,也是全球唯一世界航运交易所。1823年波罗的海俱乐部成立,并于1900年与伦敦航运交易所合并,成为波罗航运交易所。波交所位于伦敦,提供海运市场实物和衍生合同交易和结算的信息,约有600个成员,包括世界上主要的航运公司。
据媒体此前报道,新交所此前的收购提案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几点:保留波交所位于伦敦的总部设施,保持其在全球航运界的领先地位;利用新交所发达的地区分销网络,扩大波交所在亚洲的影响力;波交所仍将是一所会员制公司,会员需继续遵行波交所准则;会员订阅费用和数据费用五年内保持不变;保留与多所清算所的合作模式;市场基准的编制及管理模式将保持不变;新交所FFA清算费用至少五年内与现阶段费用持平;继续向会员提供服务,包括提供分歧调解服务,举办社交或慈善性质的活动;此外,新交所将致力于加强波交所与其指数编制小组的联系,并就FFA经纪人的未来业务作出承诺。
新加坡的志向
新加坡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地处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扼守“十字路口”的交通“咽喉”,是全球着名的中转中心。新加坡拥有目前全球第二繁忙的集装箱港口,去年,新加坡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92万TEU,仅次于上海港。
去年,新加坡航运业还有一件大事发生,即将新加坡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公司东方海皇出售给达飞轮船,但达飞轮船承诺将其亚洲总部迁至新加坡,并将不断加强其中转港地位。
显然,新加坡是聪明的,其志向不在于一时得失,而是将所有的航运资源集聚于此。全球性船运经纪公司克拉克森已将其位于香港的干货经纪团队转移至新加坡,船运经纪公司豪罗宾逊(Howe Robinson)将其公司总部从伦敦移到新加坡,瑞士再保险公司将其位于香港的海上再保险业务移至新加坡,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将其海运业务的全球总部从伦敦迁至新加坡,工商银行近期也将其亚太航运金融总部设立在新加坡。
一位资深航运业人士表示,新加坡既拥有实体船运,也拥有海事服务,这两者的合力必然十分强大。
因此,收购波交所对于新交所而言,是势在必行。这项交易将大幅增强新交所的衍生品业务,并进一步推荐其成为全球海事金融中心的志向。另外,这还将是新交所自2011年试图以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公司未果以来第一项大规模的并购尝试。
世界银行去年10月发布的《2016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新加坡营商环境连续十年居全球之首。国际海事招聘公司Faststream此前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工作迁徙目的地,略超过伦敦和日内瓦。
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航运服务业——包括信息、交易等领域——重点区域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新加坡可以说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无论是从语言(英语,及主要的东南亚语言)、法律体系(英美法系)、国际环境(连接东西方)、海事传统等方面是亚洲较为完整的重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