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描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您的位置是 > 首页 > 综合 > 颠覆式创新与水运长远趋势

颠覆式创新与水运长远趋势

新闻来源:未知    浏览量:1202 admin 2015-12-02
       1956 年集装箱运输的出现,导致全球海运运输成本的大幅下降,繁荣了国际贸易,实现了全球分工。集装箱运输可谓海运业的颠覆性技术,与之相伴的是全球海运贸易量大幅增长,由1950年的5亿吨增加到 2013年的99亿吨。改革开放后,中国依赖廉价劳动力成为“世界工厂”,而中国港口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超速的发展。
       近年来,全球经济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以“3D打印”和“数字化制造”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向我们袭来。麦肯锡的研究表明,未来与海运相关的颠覆性技术包括物联网、先进机器人、储能技术、3D打印、可再生能源等,其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 4.9-12.2万亿美元。在这样的背景下,水运需求还能如过往的60年一样高速增长吗?如果没有这样的增长,供应大幅过剩的水运市场将何去何从?
颠覆式创新如何影响海运
  • 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触发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上两次工业革命不同的是,以太阳能和风能为标志的可再生能源,打破了化石能源集中开采和集中生产的垄断格局,可再生能源的遍在性使得能源的大范围运输失去了必要性,全球海运38%的能源运输需求(包括原油和煤炭)将遭受致命打击。

运输的边际成本趋于零
       与传统能源不同的是,可再生能源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其边际成本不断下降并趋于零。从几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来看,能源使用成本下降使得水运成本低的优势不再明显,而水运速度慢的劣势将进一步凸显,同时内河水运被水电设施分隔成段,其长距离运输才能体现的优势不再,致使内河水运的很大一部分将被公路运输所替代,而海运的很大一部分将被航空所替代。
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分布式能源能够使得每家每户都能够通过太阳能发电实现能源自给,进而减少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可再生能源不会向大气和河流中释放污染物,因而必将替代化石能源成为未来人类的能源主宰,并历史性地消除笼罩在城市天空的雾霾。
 
  • 3D打印
       3D打印技术,学术上又称“添加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技术,也称增材制造或增量制造,将极大颠覆传统制造的企业组织方式和生产的空间组织方式。3D打印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复杂不贵、多样化不贵、不用组装、按需就近生产、设计空间无限、零技能制造、便携制造、废弃物很少、材料无限组合、精确的实体复制。

生产的本地化趋势上升
       3D打印引致的规模经济效应减弱和满足客户需求的本地化生产趋势加强,致使部分产业门类将由全球分工变为区域分工,由全球生产变为本地生产,沿海运输替代部分远洋运输,海运运距大幅缩短。新一代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出现及价格不断下降使得其大幅度替代一般劳动力成为可能,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国际产业分工逐步弱化,这也降低了海运需求。
生产的环节减少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兴起,许多产品的生产再也不需要那么多环节,也不需要在全球组织生产,对集装箱运输的需求将大大减弱。同时,随着3D打印技术对人们个性化需求的激发,与此相应的是这部分产品的物流活动更需要快捷的运输方式,航空运输将替代不少以往的海运集装箱运输。
大机器生产没落
       3D打印技术使得传统的大机器生产逐步没落,部分装备制造业走向衰落,这直接影响对钢铁的需求,进而影响对铁矿石和煤炭的需求,并对海运的大宗散货运输产生重大影响。
 
  •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终端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继承了移动终端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
       移动互联网使得生产方了解客户需求的成本大幅下降,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成本也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大大降低,生产的小型化成为可能;可再生能源技术促发了运输成本下降,这催生了物流的小批量和小规模。在这样的趋势下,低调看直播官网_NBA极速体育直播_jrs西甲直播大型化趋势被遏制,低调看直播官网_NBA极速体育直播_jrs西甲直播减速航行将不再流行。个性化需求和运输成本的大幅下降使得人们对物流的时效性越发敏感,航空大幅替代海运成为可能。
 
       库兹威尔认为2000年开始只要花14年就能达成整个20世纪100年的进步,而之后2014年开始只要花7年(2021年),就能达到又一个20世纪一百年的进步。因此,认真思考这些颠覆性技术,并及早做好应对之策,才能够实现新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艰难生存。
       上述这些新技术对海运业的颠覆性影响不是会不会到来的问题,而是或早或晚一定要来,2008年前的市场繁荣可能是海运业的最后狂欢。在逐步萎缩的市场空间下,主业做精做细还是跨界发展是摆在海运从业者面前的难解问题,需要有自我颠覆的勇气才能不被这些颠覆性技术所颠覆。新的经济社会形态也必将催生新的物流运行模式,主动应对前所未有的改变就是水运转型之道。
 
 
讲者介绍:
       谢燮,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开展水运战略、政策和经济等方面的咨询。获得中国公路学会一等奖一项,中国航海科技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参与《公路水路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战略研究》、《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研究》、《促进航运服务业健康发展研究》、《新时期航运市场扩大开放的政策研究》、《长江黄金水道发展战略研究》等交通运输部重点研究课题,参与天津、大连、青岛、烟台、深圳等港口的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水运战略、水运政策、航运服务业和邮轮等。
 
主办方:
       万邦曹文锦海事图书馆暨研究发展中心(Maritime Library and R&D Centre)
  • R&D中心
        为加强香港航运教育及研究,并致力于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万邦集团创办人曹文锦博士出资成立万邦曹文锦海事图书馆暨研究及发展中心(简称:万邦海事中心)。
        万邦海事中心获得香港航运发展局(MIC)、香港特区政府海事处、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万邦香港国际海运、运输与物流基金等大力支持。各机构代表出任万邦海事中心指导委员会主席、秘书及委员。万邦海事中心管理层由一名主任及一名副主任组成。
       万邦海事中心为理大师生、航运同业及政府部门提供最新航运信息。中心从事航运教育、人员培训及研究服务。
 
  • 海事图书馆
       图书馆对公众开放,提供与海事相关的读物,包括海商法、商事法、航运经济、商务及金融、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海洋工程和航海及社会科学的书籍、期刊、报纸及杂志供读者于馆内阅读。读者可透过在线联网图书目录分别搜索图书馆及香港中船集团海事文化中心的馆藏资料。图书馆内的电脑可供上网及连接到海事相关的电子数据库及电子图书。
上一篇:我国正式加入《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下一篇:BIMCO发布租船合同反腐败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