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描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您的位置是 > 首页 > 造船 > 韩国大幅放宽“接单准则”影响几何

韩国大幅放宽“接单准则”影响几何

新闻来源:中国船检    浏览量:1319 史婧力 2018-01-24
 

  韩媒报道,韩国政府大幅放宽“接单准则”,默许船企可低于成本3%~6%承接订单,或将掀起新一轮价格战。近日,韩国政府通过海洋金融综合中心发布新的“接单准则”,核心内容是韩国大型船企联合接单或是韩国本土船东订造的情况下,不受“接单准则”限制。据此,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联合承接的11艘22000TEU集装箱船订单、现代商船在韩国船企订造的多笔订单均不受“接单准则”限制。此前,由于2015~2016年大宇造船海洋因低价接单出现大幅亏损,政府从2017年7月开始通过“接单准则”严控低价接单,主要是通过限制保函发放禁止船企承接低于成本的订单。新的“接单准则”提出了两种例外情况:一是对订单可维持10~15个月物量的船企:订单价格>生产成本-折旧费用;二是对订单可维持不到10个月物量的船企:订单价格>生产成本-折旧费用-一般管理费。政策性银行表示,三大船企均符合上述情况,包括LNG船、FSRU、超大型集装箱船、穿梭油轮、VLCC等“战略性船型”同样适用。据韩媒测算,符合情况一的船企最高可低于成本3%的价格接单;符合情况二的船企最高可低于成本6%的价格接单。此消息一出,便引起了造船界的关注。这样的“价格战”会成为韩国造船业的一记“杀手锏”吗?是否会给整个造船业带来巨大影响? 
  造船方面
  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市场与产业研究部分析师曹博告诉记者,当时韩国出台接单准则主要也是为了防止韩国船企间恶性低价接单,对船企未来的发展利益造成影响。但随着船市危机不断加深,船企在没有可观新单入手的情况下,流动性资金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情况严重的会出现类似于韩进海运那种的债务违约导致破产。
  韩国船企从2015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在进行大力度的降本行为,关闭船坞、员工轮休、出现非核心资产等,为了能保证企业的正常流动资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些行动也会考虑债权人的关注。
  现在韩国方面提出可以打破“接单准则”的情况一和情况二,是看重目前新造船市场有所恢复的时机,针对不同船企的现状,为船企争夺更多订单提供的机会。
  接单准则对船厂有影响,对韩国的融资机构也会有影响,受其影响不合符接单准则的潜在订单可能金融机构就不会放款支持。现在接单准则有变,金融机构可以有更多的灵活性。
  现在阶段,对于中日韩三国激烈竞争的船型,船价是关键的考量,具体影响有多大要做进一步详细评估。以现在的买方市场来看,船东肯定是倾向于同船型价格更低的船厂。
  海工方面
  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海工研究部部长徐晓丽告诉记者,看到这篇文章的第一反应是,韩国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强力威胁。因为以前中国虽然成本低廉、价格便宜,但仍然没办法占领绝对优势地位。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技术的飞速进步,自主创新能力、建造能力和配套能力都实现了长足发展,虽然说和日韩新仍有差距,但差距正在无限量缩小。而在此时,如果韩国再墨守成规,拿着“高大上”的范儿,恐怕会被市场甩下。
  对于当前的海工市场来讲,在质量和可靠性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价格”肯定是决定最终归属的决定性因素。以2017年胜科海事签下的Johan Castberg油田FPSO船体建造合同为例,韩国三大船厂,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均参与了竞标,其中大宇造船的报价是三大船厂中最低的,约5.75亿美元。由于在FPSO的新造领域,韩国“BIG 3”占有绝对统治地位,因此韩国业界普遍猜测大宇造船将获得此订单。但最终结果竟是胜科海事以4.92亿美元的价格摘得订单。估计此次事件也促使了韩国造船界进行反思并采取行动。
  韩国此次如此大声势的要打“价格战”,应该会为全球的造船业界投下枚威力不小的炸弹,未来的市场竞争肯定更为激烈。但是究竟幅度多大,能否起到决定性作用尚未可知。对于中国来讲,由于我国的市场融资情况要比日韩新好得多,所以个人认为可能并不存在太大的阻碍。归根结底要看船厂的选择,但还是不建议船厂采用过低于成本价的价格接单,虽然能暂缓船厂现有的“空巢”危机,但并非长久之计。我们还是要从生产效率、建造管理、技术进步等角度深耕细作,压缩成本,方为上策。
上一篇:马士基航运正式加入纽约航运交易所下一篇:“备战”IMO 《低调看直播官网_NBA极速体育直播_jrs西甲直播燃油消耗的数据收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