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描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博

您的位置是 > 首页 > 新设备 > 日本“出云”级护卫舰揭密(Z.2014.2)

日本“出云”级护卫舰揭密(Z.2014.2)

新闻来源:中国船检    浏览量:1129 沈苏雯 2017-08-22
        2013年8月6日,被日本网友称为超过约翰城级航空母舰的新型直升机护卫舰“出云”级(22DDH)下水,立即引起了各方关注。
        外观似“日向”级扩大版
        日本该级舰是作为老一代直升机护卫舰“白根”级的替代舰而设计建造,不过其船型与“白根”级完全不同,类似“日向”级一样的航母型。但与拥有足够的防空、反潜武备的“日向”级所不同的是,“出云”级直升机护卫舰不仅充分发挥大型化船体的优点,更加重视航空器的运用,具有更多的功能和多用途性,武备则仅保有最低程度的自卫能力。
        从外观来看,“出云”级DDH基本就是“日向”级的扩大版,大型上层建筑位于飞行甲板右舷侧,拥有封闭式舰首。不过它与“日向”级在外型上的不同点在于舰首吃水线以下并未装有长大型声纳罩,以及船体后部的升降电梯为舷侧式。
       “出云”级DDH更注重对航空器能力的运用,不仅拆除了位于飞行甲板、妨碍直升机起降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还增加了1个直升机起降点。另外舰内能搭载卡车等大型车辆,可以说该级舰拥有执行多种任务的能力。
       “出云”级直升机护卫舰全长248米,深23.5米,飞行甲板最大宽度(不含舷侧升降电梯)38米,吃水7.1米,排水量19500t,航速30节,功率82320kW,主机采用4台LM2500燃气轮机,COGAG双轴推进,舰上配备了2座海拉姆防空导弹系统、2套20mm的CIWS。舰上的雷达包括OQQ-23、OPS-50对空雷达、OPS-28对舰雷达,OPS-20导航雷达。
        比起“日向”级“出云”级DDH增加了约6000t的标准排水量和7000t的满载排水量,全长增加了51米,飞行甲板上的最大宽度增加了5米。
        可以说,该级舰是目前日本自卫队最大的护卫舰。与各国的中型航母相比,30节的航速速度也很快。伴随着船体的大型化,轴功率也增加了8820kW,采用COGAG推进方式。武备维持在最低程度的自卫能力上,不过“出云”级安装了“日向”级所没有的投射型静止干扰物和自航式诱饵等反鱼雷防御系统。全舰定员520名,比“日向”级多170名,主要是增加了不少飞行相关人员。计划搭载的直升机有7架巡逻直升机,2架扫雷/运输直升机,全舰最大可搭载14架直升机。
        内部细节大不同
       “出云”级基本船体构造沿袭“日向”级,建造材料也没有变化。虽然外观与“日向”级十分相似,不过内部细节大有不同。
        该级舰拥有全通型甲板,其长度与全舰长度几乎相当,宽为38米,由于船型为倾斜船型,飞行甲板的宽度比水线宽度大,为全舰最大宽度,位于后部升降机处,甲板总面积约为“日向”级的1.5倍。飞行甲板的右舷中央为集舰桥、桅杆、烟囱为一体的大型上层建筑,共有5层,烟囱高度为水线以上50米,前后烟囱间隔较远,其中间的部分安置了临时燃料运送装置。
        上层建筑前后部的外壁最上方装有OPS-50对空雷达。该雷达与“日向”级的FCS-3型多功能雷达的区别在于去除了导弹管制功能。并且“出云”级在桅杆下方还安装了OPS-28型对舰雷达,并搭载了OPS-20型导航雷达。
        全舰共有升降机2台,飞行甲板前方的第一升降机与“日向”级相同,为舷内式,长20米,宽13米,后方右舷侧的第二升降电梯则为舷侧式,长15米,宽14米。从构造上来看,设置在右舷侧的第二升降电梯干舷较为突出,靠岸时易受到限制,不过这种电梯可以大幅改善直升机运用的自由度。而舷内式的升降电梯,机库和下方的电梯井占用了较大的空间,不过比起舷侧式,在配置上受到的限制很小。
       “出云”级DDH借鉴了“日向”级的使用经验,在飞行甲板右舷侧设置了步桥(cat walk),改善了通行和作业条件,使之更加便利。这一点,“日向”级上原本位于上层建筑前方的海上补给装置和直升机输油装置在“出云”级上被移动到了右舷侧突出部。为了不影响飞行作业,各种天线设备基本都安装在飞行甲板右舷侧。
       “出云”级的直升机机库位于飞行甲板下,占据了3层甲板空间,长125米,宽21米,天井高7.2米。机库分为第一机库和第二机库,位于前部的第一机库连接飞行甲板前部的升降电梯,第二机库的后方为飞行甲板右舷侧的升降电梯。“出云”级可容纳多于“日向”级数倍的直升机数量,并且机库附近还设有可停放牵引车的车库,便于航空器的运用。飞行甲板左舷侧设有5个直升机升降点,前部右舷处也设置了一处停机点,同时也可用于救援直升机的停放。
        除此之外,舰内还有用于存放航空器用弹药的弹药库,采用专门的运输电梯运往飞行甲板。而对直升机加注燃料、补充弹药等工作不在机库中完成,一律在飞行甲板上执行,这是为了防止发生火灾,最大限度控制灾情损害。
       “出云”级主机采用4台LM2500燃气轮机,COGAG双轴推进方式,装有调距螺旋桨。当然,船体大型化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导致推进力也有所增加,“出云”级的主机功率增加到了82320kW,设备区的划分也与“日向”级大致相同,主机室分为两个区,中间设有辅机室。每个主机室中安装2台LM2500和减速装置,第一主机室担任左舷轴驱动,第二主机室担任右舷轴驱动。辅机室和发电机室装备了主发电机。
        值得一提的是,“出云”级DDH是除“白濑”级以外的战斗舰中第一次运用高压配电方式舰艇,虽然这种配电方式在民船中运用较多,但对于军船则十分罕见。该种方式优点在于供电时电力损失较少。
        重视对航空器的运用
       “出云”级DDH比起“日向”级更注重对直升机的运用,它可搭载14艘直升机,可能来自海陆空自卫队的5个型号,其中SH-60K和MCH-101为自带型号。
        1. SH-60K。该型直升机为三菱重工已经生产了103架的SH-60J型的改良款,机舱前后和上下各增加了33厘米和15厘米,改善了SH-60J系列较为恶劣的机舱环境,是仅日本国内拥有的版本。机身扩大后相应的引擎功率也有所提升,螺旋桨也换成了新型,机上的雷达、战术情报处理显示装置等任务执行设备也做了相应的性能提升。
        SH-60K量产型于2005年8月正式交付海上自卫队使用,三菱重工预计生产70架供使用,目前生产投入使用了40架。
        2. MCH-101。MCH-101型直升机是英国Westland公司和意大利Agusta公司联合开发的AW101系列直升机授权川崎重工本地化生产的,参照英国海军水面战斗舰所搭载的Merlin HM.1型直升机,将主螺旋桨和尾梁改良为折叠式,十分便于舰内收纳。如前所述SH-60J和SH-60K两型直升机间有30架的数量差距,为了填补这一空档,尽快导入SH-60J的后续机型十分重要。像Merlin HM.1型这样不仅可以执行巡逻任务、还能执行其他多种任务的中型直升机是十分理想的机型。当然该型机的价格也十分高昂。
        3. MH-53E。该型直升机是海上自卫队拥有的最大型直升机,可支配数量为11架,1架由于事故损毁,另有3架退役,在不远的将来全系列也将退役。MH-53E的特点在于机上搭载扫雷具,通常在扫雷舰上使用,十分适合在“出云”级DDH有需要的场合使用扫雷具执行运输任务。
        4. CH-47JA。CH-47J/JA型是川崎重工根据美国波音公司CH-47D支奴干系列直升机本地化授权生产的运输型直升机,1996年11月首次配备服役。CH-47J生产34架后停止,于1995年12月8日扩大了燃料舱,机首安装了气象雷达后改为CH-47JA重新生产。该机型的特点在于拥有双旋翼纵列式结构,可以长时间在海上飞行,其续航距离相当长,机上配备足够的导航系统,对“出云”级DDH来说,在大部分时间需要海上飞行的场合没有CH-47JA型直升机的话将给执行任务带来难度。目前自卫队购买了27架CH-47JA型。
        5. UH-60JA。UH-60JA型直升机是UH-60L型的改良型,从1998年开始投入使用,目前自卫队拥有34架该型机。UH-60JA系列在日本大地震时进行海啸救灾、运输救灾物资方面表现卓越,如果效仿美军的做法,发生灾害时将航母和登陆舰作为据点使用,则UH-60JA型作为救灾直升机将十分适合“出云”级DDH使用。
        武备系自身防御型
        虽说“出云”级DDH是“日向”级的改良扩大版,不过从武备上的巨大差异可以看出两者在运用理念上完全不同。“日向”级的武备含有防空型的改进型海麻雀导弹、20mm的CIWS,反潜武器有垂直发射系统和近程鱼雷发射管,必要时可拥有相当的战斗力。而“出云”级所有的武备均为自身防御型,防空武备仅配有海拉姆防空导弹和20mm的CIWS,反鱼雷防御设备则只有投射型静止干扰物和自航式诱饵。
        另外,“出云”级上所搭载的2台20mm的Mk15 CIWS并非采用与“日向”级一样的最新“Block B”型,而是旧型号“Block A”型,并且是从其他退役护卫舰上转来的二手装备。不过后续有计划将“出云”级的A型升级到B型。
        不过“出云”级的武备配置并非毫无亮点,其中较为引人注意的是海拉姆防空导弹系统的引入。该系统在美国“Independence”级濒海战斗舰上也有所使用。历来的舰队空导弹系统都是半主动雷达制导模式,必须通过照明雷达等舰上制导装置和负责下发射命令的指挥系统运行固定的流程来启动。而海拉姆防空导弹系统则不然,当空中威胁到来的时候,在满足操作人员设定的条件下,它会自动发射,响应速度很快,无需专门的制导设备。对于来自超低高度的对舰巡航导弹威胁,海拉姆防空系统可以说是最优秀的。
        既然“出云”级DDH被称为“日向”级的改良扩大版,不免让人对比起它们的不同之处。如果“日向”级综合了历来的护卫舰要点于一体,“出云”级则着眼于最大限度运用航空器,并且更多考虑多功能性,重视运输能力。整体来说由于运用目的不同,两级舰之间的不同点也较多。
        比如由于飞行相关人员的大量增加,“出云”级将舰内的舰员待机室大幅扩大,随之与飞行相关的区域和各室都做了相应的变动和扩大。同时还强化了舰上的医疗设备,扩大了医疗区域的面积,除一般的诊疗室外还设有手术室、牙科、集中治疗室,以及医疗事务室等。“出云”级提供给舰上工作人员的居住区也增大了很多,舰上的居住区可供450名工作人员长期居住,相较“日向”级的100名大幅增加。位于船体右舷的跳板也加宽了不少,可供30t以上的车辆通过。舰内可容纳50辆陆上自卫队的73式三吨半军用卡车,还可搭载运输爱国者PAC-3导弹的相关车辆。除此之外“日向”级在舰船的前后安装了2组减摇鳍(共4个),“出云”级则就在后部安装了一组(2个)。
        当然“出云”级与“日向”级一样重视隐身性,不过原本计划在存放救生艇的舷侧开口和舷梯收纳舱的开口部增设覆盖物,最终预算不够而没有装备。但是船体依然采用了倾斜设计,因为相当重视直升机的运用能力,因此飞行甲板上的布置较“日向”级更干净,而舰后部的升降电梯较突出,步桥宽度也比“日向”级要宽。
        曾有传言日本防卫省意欲将“出云”级改装为能够搭载F35B型战斗机的轻航母,不过日本官方随后否认了这一说法。目前从公布的资料来看也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上一篇:全球首个无人船测试区在芬兰正式运营下一篇:中国海工战略大文章(Z.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