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货市场迎来拐点,航运业春天来临?
新闻来源:中国船检
浏览量:1551
胥苗苗 2017-12-21
BDI指数近期持续上涨,并突破1500点,航运业回暖趋势进一步确定。专家指出,本轮BDI上涨主要受运输铁矿石的海岬型船运价带动。全年干散货船平均运力利用率在85%左右,旺季运力利用率有望达到95%以上,运费弹性大幅增加。其中,沿海干散货运输市场,煤炭运输市场运价受煤炭价格回升影响稳步上涨,沿海矿石和粮食运输市场受其拉动均有小幅上涨。沿海煤炭运输需求稳步增长。
造船方面,全球新造船市场恢复显着,根据克拉克森数据统计,2017年1月~7月,全球累计新造船订单达到3143万载重吨,已超过2016年全年的3068万载重吨。其中,散货船订单大增,今年前8个月全球散货船新签订单119艘,相比2016年同期的46艘上升158.7%。根据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CSICERC)综合多方数据统计,截止到9月份全球新船成交已经达到5120万DWT,预计2017年全年成交有望达到6800万DWT。大型集装箱船、矿砂船、VLCC订单等一系列订单使得船市再度活跃起来。
从综合指标中日韩三国造船供给侧景气指数来看,尽管三国均处于不景气区间(75以下),仍处于摸底阶段,但已经出现回暖迹象。中国造船供给侧景气指数(CTSI)9月份为59.1,三项子指标产能利用率为69%、新接订单保障系数为54%、手持订单保障系数为146%,CTSI上涨不明显的原因是受产能利用率降低的拖累,我国造船产能仍处于优化阶段。日本造船供给侧景气指数(JTSI)9月份为66.9,三项子指标产能利用率为74%、新接订单保障系数为53%、手持订单保障系数为186%,仍是三国中数据最高的造船国。韩国造船供给侧景气指数(JTSI)9月份为55.9,上升最为明显,三项子指标产能利用率为75%、新接订单保障系数为54%、手持订单保障系数仅为113%。
可以说,供给和需求两端双双改善支撑了这份“成绩单”。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部主任张永峰介绍,大船上涨较快和小船市场企稳回升是支撑这一轮市场回升的重要基础。从全球范围来看,主要经济体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回暖和一些发展中经济体基建投资持续增加为大宗货物贸易提供了支撑。钢材价格持续较好和粗钢库存量下滑提高了下游钢厂的生产积极性,中国粗钢日产量回升较快;而煤炭处于补库存传统旺季,同时粮食进口增加也提供了支撑。不过,当前铁矿石库存依然处于历史性高位,粮食库存也回升较快,四季度煤炭可能还会带来一波进口高峰。
综合分析,当前全球经济各主要经济体出现同步复苏,特别是贡献全球经济增量30%以上的中国经济增速显着超预期以及欧美等经济体复苏态势良好。据来自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29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6.6%。其中,出口11.16万亿元,增长12.4%;进口9.13万亿元,增长22.3%。这与我国经济增速快于预期、2016年进出口总额基数较低、人民币贬值、我国进口的部分商品价格上涨显着、欧美经济需求增加带来我国出口增加等因素相关。专家预测,全球海运贸易量增速2017年有望达到4%,在连续两年低于全球GDP增速的情况下,海运贸易量增速恢复有利于全球船队运力过剩的化解。
从综合指标中日韩三国造船供给侧景气指数来看,尽管三国均处于不景气区间(75以下),仍处于摸底阶段,但已经出现回暖迹象。中国造船供给侧景气指数(CTSI)9月份为59.1,三项子指标产能利用率为69%、新接订单保障系数为54%、手持订单保障系数为146%,CTSI上涨不明显的原因是受产能利用率降低的拖累,我国造船产能仍处于优化阶段。日本造船供给侧景气指数(JTSI)9月份为66.9,三项子指标产能利用率为74%、新接订单保障系数为53%、手持订单保障系数为186%,仍是三国中数据最高的造船国。韩国造船供给侧景气指数(JTSI)9月份为55.9,上升最为明显,三项子指标产能利用率为75%、新接订单保障系数为54%、手持订单保障系数仅为113%。
可以说,供给和需求两端双双改善支撑了这份“成绩单”。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部主任张永峰介绍,大船上涨较快和小船市场企稳回升是支撑这一轮市场回升的重要基础。从全球范围来看,主要经济体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回暖和一些发展中经济体基建投资持续增加为大宗货物贸易提供了支撑。钢材价格持续较好和粗钢库存量下滑提高了下游钢厂的生产积极性,中国粗钢日产量回升较快;而煤炭处于补库存传统旺季,同时粮食进口增加也提供了支撑。不过,当前铁矿石库存依然处于历史性高位,粮食库存也回升较快,四季度煤炭可能还会带来一波进口高峰。
综合分析,当前全球经济各主要经济体出现同步复苏,特别是贡献全球经济增量30%以上的中国经济增速显着超预期以及欧美等经济体复苏态势良好。据来自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29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6.6%。其中,出口11.16万亿元,增长12.4%;进口9.13万亿元,增长22.3%。这与我国经济增速快于预期、2016年进出口总额基数较低、人民币贬值、我国进口的部分商品价格上涨显着、欧美经济需求增加带来我国出口增加等因素相关。专家预测,全球海运贸易量增速2017年有望达到4%,在连续两年低于全球GDP增速的情况下,海运贸易量增速恢复有利于全球船队运力过剩的化解。